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致敬建军93周年(一):退役不改初心志 转岗为民护健康

党总支:第九党总支 科室:党委宣传部 作者:彭景舆 时间:2020-07-31 点击数:22922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一直在守护着我们。战争时代,他们舍生忘死保卫祖国;和平年代,他们冲在抢险抗灾第一线!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中国军人!

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叫做“当过兵的人”。在我国,每24人就有1名退役军人。褪去军装的他们,将自身价值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这样的人在湘雅三医院,有50余名。他们或军医入世、或退伍转业,虽然来到医院的经历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将听党指挥的忠诚、为国为民的初心一以贯之,在不同岗位上为人民守护生命与健康。

在第93个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故事,以此致敬中国军人!

肝胆胰2科副教授姚若全:为家乡人民服务,和医院共成长

听着父亲参加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战斗的故事长大,姚若全高考后顺利进入第一军医大学,成为一名医学生的同时也成了一名军人。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这所全军著名的医院,他完成了一个医学生到住院医生再到副主任医师的转变,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时刻提醒自己,这一切都是党和人民军队的培养。

2004年,响应军队改革的号召,同时年轻的湘雅三医院正招纳贤才,“装着一肚子学问”的姚若全离开部队来到了这里。当时招聘的院领导问他为何选择这里,他说:“湖南是我老家,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面试后,刘浔阳老教授在走廊上迎面走来,伸出双手握住自己深表欢迎,这一幕,他铭记于心。虽然从西京医院来到当时的三院,手术都没有多少可做,但是他坚定地要跟三院一起成长。时光一晃而过,至今他已经在湘雅三医院工作了16年,湘雅精神就像曾经的军人精神一样,早已融入他的思想内核。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计报酬、不提要求,16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教导和军人的宗旨,将自身价值融入湘雅三医院的发展,融入家乡人民的健康事业。

除了医教研工作以外,他还多次到湘西边远山区等地义诊,给小学生捐赠,关爱留守儿童,被评为优秀工作者。他也曾担任全科教研室副主任,协助全科教学基地建设。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姚若全就是这样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保持着军人作风,为医院服务,为病患服务。

泌尿外科副教授汪金荣:当祖国需要时,还像军人一样挺身而出

怀着参军报国的理想和对军营生活的向往,1999年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的汪金荣,作为全国首批从地方大学征招入伍的文职军人,入职湖南省武警总队医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医。同年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在天津武警指挥学院进行3个月严格训练并被评为优秀学员。转业后他在湘雅三医院继续深造,2007年毕业被评为优秀博士毕业生,并自此留在了泌尿外科。

2010年,卫生部选拔医生参加中国第十二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需要一名泌尿外科医生。要在非洲工作两年,这意味着要放弃国内舒适的生活,与年迈的父母、新婚且刚怀孕的妻子长时间分离。汪金荣觉得自己虽脱下了军装,但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应该还像军人一样挺身而出。带着家人的支持,他成为了援津巴布韦国家医疗队队员,除医生的本职工作外还担任会计和翻译。他在津巴布韦最大的公立医院创立了门诊膀胱镜室,首次开展膀胱软镜检查和经皮肾穿刺治疗,是医疗队内开展新技术最多的队员。医疗队的出色表现受到了津巴布韦政府和媒体的广泛赞扬,2013年1月,他和队员们圆满完成任务载誉而归。

回国后,汪金荣主要从事泌尿外科肿瘤方向。肿瘤患者手术复杂、病情预后差,他要求自己要给予更多耐心和关心。2015年医院在省内率先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当泌尿外科肿瘤患者对机器人手术需求量很大时,他经常加班加点,通宵连台手术,只为了能让患者早日减轻痛苦。作为一名转业军人和医生,他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使命和仁爱救人的誓言。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3101 总访问人数:400721973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