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心内科为一例84岁的高龄患者成功实施了左心耳封堵术,这是首例湖南省心血管专家独立完成的左心耳封堵术,也是我省同类手术的第三例。
该患者长期罹患永久性房颤,一直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因服用华法林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患者不甚其烦,加之患者高龄,出血风险较高。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学与起搏分会房颤委员会委员、心内科副主任张志辉副教授在详细掌握患者病情及了解患者意愿的情况下,与家属及患者反复沟通,最终决定实施左心耳封堵术。7月14日上午,张志辉副教授在静脉全麻下为患者施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手术顺利,全程历时3小时,术中成功堵闭左心耳。患者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日即康复出院,目前随访近三月患者预后良好,无任何并发症。
张志辉介绍,心房颤动是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我国房颤患者数目高达上千万。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等栓塞事件及心力衰竭,特别是引发脑卒中的风险极高,且随年龄增长、卒中风险逐年增加。我科通过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术、房颤冷冻消融术等国际先进术式为众多房颤患者解除了疾病烦恼,但对于众多不能耐受或者不愿意接受房颤消融术的患者来说,治疗依然困难重重。预防房颤患者栓塞的传统方式是通过服用抗凝药物,而传统的抗凝药物安全范围窄,出血发生率高,需长期频繁监测凝血功能,其临床应用受到明显限制;新型抗凝药物虽然无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但其出血风险仍然较高,且药物价格昂贵,多数患者难以承担高额费用。同时,临床研究显示,栓塞高危人群往往多为出血高危人群。鉴于此,近年国外发明了左心耳封堵术以预防房颤患者栓塞事件。因房颤导致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心耳内血栓形成和脱落,而利用左心耳封堵装置将左心耳的开口封闭即可防止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从而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该术式微创、简单,无需开刀,只需穿刺一根股静脉即可完成,众多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安全、易行、有效,并发症相对较少,术后无需常规服用抗凝药物,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相比同类技术,左心耳封堵术在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国内省内多家中心均尝试引起该技术,我院亦走在前列。截至目前,全省已成功完成三例左心耳封堵术,其中两例在我院施行,而本例左心耳封堵术则是由我院专家独立自主完成的,这在省内尚属首次。
[上一篇] 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给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下一篇] 我院普外二科举行MDT示范会议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43545 总访问人数:39940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