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新闻

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多次心跳骤停患者

党总支:第七党总支 科室:急危重症监护中心ICU 作者:邢伟 时间:2024-02-09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2月4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联合ECMO(体外膜肺氧合)中心、胸痛中心成功抢救一位多次心跳骤停78岁高龄患者。目前患者状态平稳,准备转入心血管内科继续治疗。

患者彭某某,男性,78岁,在外院诊断“ST抬高型心梗”,造影显示左主干+三支病变,家属选择保守治疗未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其后多次出现心跳骤停,意识昏迷在外院ICU抢救。后联系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邢伟副主任医师会诊后,与心血管内科冠心病专科主任曹宇沟通,认为患者心梗诊断明确,多次出现心跳骤停,需通过放置冠脉支架开通血管,决定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至湘雅三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ECMO中心与胸痛中心精密合作,迅速建立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生命支持通路,在其保护下行PCI手术开通血管,手术顺利。术后,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入科后第三天即撤离ECMO,患者意识水平较前恢复,目前已顺利脱离呼吸机,准备转入心血管内科继续治疗。

这位高龄危重患者在湘雅三医院多学科、多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绿色通道与多学科、多中心协作对于危重患者成功救治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作为国家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区域医疗危重患者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将继续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救治能力,为人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ECMO,中文名称为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心肺功能支持技术,它将人体内的血液通过导管引出,经过模拟心肺功能的设备,将氧合后的血液重新泵回人体,提供心肺支持,通常应用于心肺功能严重受损的危重患者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IABP,也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是一种循环辅助技术,是临床救治严重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VA-ECMO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可能导致左室后负荷显著增加,在伴有严重左室功能障碍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左室无法承受增加的后负荷,从而加重心源性休克,而IABP可通过减少后负荷和改善冠状动脉灌注来缓解VA-ECMO导致的左室后负荷增加带来的不良影响。重症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高,加强多学科协作,不断优化急性心梗救治流程,发挥ECMO和IABP的心肺辅助装置的优势,将为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赢得“心”希望。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4832 总访问人数:396832848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