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信箱 | 院长信箱 | English | 投稿专线

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新闻

胃肠外科通过微创技术治疗一例合并甲亢的广基直肠腺瘤患者

党总支: 科室: 作者:甘毅 岳红 刘天明 田步宁 时间:2013/5/6 10:00:54 点击数:
打印 打印 字号:T| T

           近日,我院胃肠外科在电子肠镜下成功为一名合并甲亢的直肠“广基绒毛状管状腺瘤”患者完成肿瘤的微创EMR切除术。

据悉,该女性患者67岁,来自衡东县,因肛门口脱出肿块1年来到长沙求医,肠镜发现直肠距肛门10厘米处一绒毛状、广基肿瘤,大小约4.0×3.0厘米,经活检确认为“绒毛状管状腺瘤”。入院后体检发现患者还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T3 水平为37.77u/ml,已超出正常值10倍,如按传统治疗方法,需先行药物控制甲亢后方能进行手术,且因为采用全麻下直肠切除+肠吻合术,不仅时间长,对病人精神和身体的创伤大,恢复时间久。普外二科医生在详细讨论患者病情后,考虑到患者病检仅提示为良性腺瘤,决定为患者施行直肠肿瘤微创EMR切除术,既可以保证将病灶完全切除,又可达到对患者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5月3日上午,经过充分周详的术前准备,手术医师在肠镜下开始进行手术。术中先用注射器将含肾上腺素的美兰盐水液注射于肿瘤周围粘膜下层,使其基底部隆起,再以奥林巴斯专用肿瘤圈套器分次套扎后电凝,直至肿瘤全部切除,手术顺利,出血不到1毫升,术后基底部未见明显残留。因基底创面较大,为预防肠穿孔和创面感染,给予金属夹夹闭直肠创面粘膜。术后3天回访,该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拟于近期康复出院。
据今年初从上海复旦中山医院进修回来的甘毅医师介绍,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通过EMR(粘膜切除术)和ESD (粘膜下剥离术)技术,可在内镜下完整切除粘膜直径大于2cm的病变,如胃肠道肿瘤,包括部分早期癌症,还可以剥离某些粘膜下的病变,如食管及胃肠道肌层来源的间质瘤、脂肪瘤等。此类经自然腔道的微创治疗手段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很适用于某些年龄大、合并疾病多、基础状况欠佳的病人。通过不断尝试和开展新的微创外科技术,可以让更多消化道病患以最小的代价来重获健康。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胃肠微创外科在内窥镜治疗技术上的一次突破,也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类似手术奠定了基础。
预约挂号:0731-88618576、88618577   急救电话:0731-88618120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61785 总访问人数:399898473

技术支持:长沙网站建设-国捷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