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化内科王芬教授成功完成了我省第一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膜后淋巴结细针穿刺术。
患者为一名70岁老年男性,因腹痛查因入院,腹部CT提示:腹腔内及腹膜后多发增大淋巴结,并侵犯腹腔及腹膜后大血管,胰头、胰体受累可能。通过科内会诊,沈守荣、王晓艳两位教授一致倾向于恶性淋巴瘤的可能,但确诊必须行淋巴结活检术。鉴于此患者浅表淋巴结不大,B超、CT引导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活检术的难度和风险较大,王芬教授于5月16日对该患者进行了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膜后淋巴结细针穿刺术。术后细胞学涂片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倾向于血液系统恶性淋巴瘤。目前患者已开始接受化疗。
据了解,超声内镜介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EUS-FNA)是内镜超声引导下的三大介入技术之一,即用超声内镜观察和追踪穿刺的细针,对可疑病灶进行穿刺抽吸活检,以进行细胞学检查。它的优点在于从消化管腔内进行穿刺,穿刺距离较短,同时避免皮下脂肪、肠腔气体和腹水等因素的影响,能准确定位穿刺点,并能避开重要血管,成功率较高、风险相对较小。王芬教授在哈佛大学附属医院高级内镜中心研修归国,主攻超声内镜及相关各项诊疗技术。基于消化内科已有的超声内镜技术,在王晓艳主任的安排协调下,王芬教授成功完成了这一手术。
扇扫超声内镜能够实时观察及监控穿刺针的前进方向和深度,使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FNA)得以实现;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的应用避免了刺穿血管的可能;而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增加了纵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和胰腺肿瘤等疾病的检查应用。EUS-FNA已由单纯的诊断技术发展为治疗手段,该项技术的开展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我院消化内科内镜诊疗技术在省内的影响力。
编辑:余希
[上一篇] 儿保中心精准化预约服务获双赢
[下一篇] 骨科新开专科专病门诊,亚专科建设上新台阶...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6300 总访问人数:39998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