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外院呼吸机辅助呼吸转诊的14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晓志(化名),经湘雅三医院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血液内科专家为首的造血干细胞移植MDT团队积极救治,转诊后第3天脱离呼吸机,第10天转至血液内科普通病房。4月20日,患儿步行出院。
湘雅三医院院长张国刚、血液内科主任李昕教授、刘竞教授、副主任蒋铁斌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孟婕教授、呼吸重症监护室主任刘纯副教授及医护团队共同探望了晓志,并就出院后的门诊随访等事项做了详细嘱托。患儿亲属表示:”当初连夜120转运,也就是放手一搏,路上心跳150多,仪器不断报警.....没想过能恢复得这么好,真的很感谢.....”
图1:张国刚院长(第一排右4)及医护团队与患儿留影
晓志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于当地医院行同胞全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数日内出现反复高热、咳黄白黏痰,肺部CT显示大面积“白肺”伴大量胸腔积液,且病情进展迅速。呼吸衰竭的晓志已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危急,立即邀请湘雅三医院李昕教授远程会诊,在她的建议下行肺泡灌洗并查找出病原菌——小孢根霉。经短期治疗调整病情仍持续恶化,并出现了血小板下降、大咯血,当地主管医生再次找到李昕教授,经湘雅三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MDT团队远程会诊,考虑到患儿正处于“移植中”这一特殊时期,且小孢根霉感染需强有力的局部治疗,而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建议尽快转诊。
图2:晓志入院时与出院前肺部CT对比
为求一线生机,晓志家人果断决定携呼吸机转院。经双方医院急诊、120、血液内科、呼吸科的密切配合,2月28日晚,经过4个多小时的转运,晓志(化名)安全转入湘雅三医院内科ICU。当时患儿造血及免疫功能尚未重建,且伴呼吸衰竭、大咯血、窒息高风险、发热、高血压等,命悬一线。经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MDT团队深入探讨,共同为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经纤支镜气管内高频次药物注射的局部治疗,配合一系列全身治疗,包括止血、抗真菌、抗病毒、抗感染、抗排异、促排痰、场内营养、增强免疫力、升血小板、输血等。
图3:造血干细胞移植MDT团队为晓志会诊
一个多月的治疗中,晓志经历了大量咳痰、窒息抢救、42℃高热、持续头痛、顽固性低钾、中耳炎等各种挑战,共进行了15次经纤支镜气管内两性霉素注射,2次移植MDT会诊及多次药物调整,所幸病情逐步得到控制。目前,晓志血象稳定、移植后嵌合良好、肺部感染平稳,已康复出院。
图4:转院时120车上的晓志与康复后分别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血液内科医护团队表达感谢的晓志
李昕表示该患儿救治难度极大,他的成功诊治得益于病原菌的正确诊断、及时有效的多学科联合诊治(MDT),以及家人永不放弃的坚持与高度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移植前的预处理,到移植方案的实施、移植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移植后复发的防治,每一步都关系着移植的成败与患者的生存;而移植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一环,不但要求血液内科医生具有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医护技移植团队密切协作把控细节,以及患者和家属的高度配合,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更是需要高水平的多学科团队(MDT)协作。
图5:张国刚院长与晓志及家人亲切交谈
张国刚院长对血液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两个医护团队的高度协作精神表示赞赏,并表示医院将继续大力支持各学科建设及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湘雅三医院综合实力,带动基层医疗技术发展,更好地履行作为公立医院的社会职责,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篇] 新湘雅脊柱外科重塑侧弯少年“人前的尊严”...
[下一篇] 女子肾移植14年后喜得千金,终圆母亲梦...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23533 总访问人数:39950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