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想采访他,吴松却推脱了几次,大概是养成了不拒绝的习惯,忙碌的他还是抽空接待了笔者,但他总在强调:“想不到医院推荐我赢得了这个荣誉,其实我真的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
是的,只做了医生该做的事,但有这些,也足够了。
大巧不工
人们常说静水流深,大巧不工,看似朴实敦厚的吴松从事骨外科临床医疗科研与教学工作16个年头了,在骨关节外科、骨科微创领域已算个专家了。他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医学会关节外科专业学组副组长,关节镜学组副组长,显微外科专业委员,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委员与外科学会委员,湖南省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2001年开始在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损伤的缝合、成形,切除术,关节镜下应用自体或异体肌腱、肌腱-骨,髌腱-骨及人工肌腱修复前后交叉韧带以及内外侧副韧带。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僵硬的关节镜下松解等新技术,完成全髋、全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病例数百例。2005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生们很佩服他,捏捏病人的手,看看片子,总是能一针见血地发现症结所在,诊断明确,手术干净利落。听起来有些玄乎,但这份造诣其实是多年来的经验累积,是医学临床中一种“大巧不工”的境界。
有个叫乐萧雨的病人,因为车祸左侧下肢多处粉碎性骨折,股骨散成了零星的一块一块,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从此要依靠轮椅过完下辈子。连做手术的吴松自己都对患者病腿功能的恢复不抱乐观,但他坚信,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让他得到最大的恢复,能走比不能走强,走得好比走得瘸要强。半年后复查,小雨竟然真的走着来了医院。
他的同事刘耕砚博士说:“吴老师对学术很较真,每次我们一起吃饭都是讨论学术问题,聚餐后再讲两个小时的课,指导每个学生怎么管病人。”
大惧大勇
从医之道,德在其首。此次获奖前,吴松曾经民主推选,相关职能部门审核,院内张榜公示,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被评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首届十大医德标兵”。
骨科护士长成湘红说:“吴医生最大的特点是对病人非常有责任心,特别实在,退红包的事时常发生。”的确,工作16年来,他从未收取过红包,不是婉言谢绝,就是充作病人的住院费用。一次,一个来复查的矿工跟在他身后,在电梯里硬要塞给他红包,吴松差点跟他吵起来。
用吴松的话说,医生应该要有所“惧怕”,哪怕是一个小手术,对病人的一生和整个家庭都有影响,由于病情的不确定性和合理的并发症,医生往往得不到病人的理解甚至是误解。他也有过手术失败的病人,但他至今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也许正是因为他的“惧怕”,在术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力争让每一个手术都做圆满,术前术后耐心地给病人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所以他赢得了病人的普遍信任。
但也不能因为“怕”而畏首畏尾,只要是病人需要,病情需要,吴松又是一个极其勇敢的人。他敢于承担风险,敢于为病人做最大的探索尝试。
在骨科,手术前照C臂,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为病人照片,因为有辐射伤害。但吴松从来都是在现场指导病人,为病人挪动体位,这样,病人能很快地调整体位,辐射给病人的伤害减到了最小。
大爱无疆
2008年5月22日,吴松因为医德和业务都很突出,又是四川人,医院决定安排他担任救治汶川地震伤员的“爱心病房”主任。任务十分紧急,责任也相当重大,但是他毫无怨言,立马接受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任务,从接到任务那天起,他每天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全天泡在病房,全心全力救治灾区病人。
那一个多月的时间,异常忙碌而充实。病人入院前,他带领爱心病房的全体医生反复开会、讨论,确定了“不误诊、不漏诊、不耽误”的“三不”治疗原则,制定了几套详尽的预备救治方案。病人入院后,又带领医护人员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了对48位伤员的初诊,对所有的伤员进行了全面摸底,重点排查,清查创口、完成换药、重打石膏,24小时之内完成基本而全面的临床检查,建立了完整的医疗档案、家庭信息档案。第二天,全院专家再次大会诊,针对每一位病人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逐一向病人及其家属沟通解释。
接下来,精确的治疗逐步展开。40天的时间,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48个伤员,每一个都是被感动的主角。
83岁的林爷爷在地震中受伤,身体状况很差,吴松带领治疗小组反复讨论后认为:外科创伤不足以导致病人如此差的体质,是否有肿瘤?为此,吴松给老人做了全面检查,最后确诊为前列腺癌,晚期。作为一名骨科医生,吴松能做的都做了,但他始终不忍心将检查的结果告诉这位受伤的老人。6月10日正好是老人生日,吴松特地组织科里的人陪他一起度过了一个热闹的生日。在老人吹灭蜡烛的一刻,吴松为爷爷许了一个心愿:愿我们的爱让爷爷的生命得以延续。生日后,林爷爷的心情好了很多,身体也似乎逐渐好转。同是四川人,他一见到吴松就用浓厚的乡音说,“让我回四川吧!我在这里睡不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在征得其家人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后,吴松派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携带药品和急救器械陪老人夫妇坐火车回家。到达德阳地界的时候,林爷爷老泪纵横,激动地叫儿子给吴松打电话,感谢他的耐心体贴,让老人此生无憾。
[上一篇] 王维:心中有梦就能飞
[下一篇] 谭彦娟:爱在左,同情在右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39345 总访问人数:40229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