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ICU、康复医学科、产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组成的MDT团队成功为一名年轻产妇产后难治性呼吸衰竭进行急救-重症-康复一体化治疗,患者成了在ICU里做平板支撑的第一人。
32岁的姗姗(化名)是一位幸福美丽的女性,但多年来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她:晚上总感觉气促睡不好,常常半夜醒来多次,必须起床活动后不适感才会减轻,为此姗姗曾去医院做过很多检查,但都没有发现明确的病因。2018年姗姗怀孕了,本是幸福的事情,但是怀孕后呼吸困难的症状愈加明显,在怀孕15周时就不能平躺,需要坐着才能入睡,去当地医院寻求帮助,常规检查了一番,病因仍不明确,医生们觉得她的状况并不适合要孩子。姗姗回忆着说:“我是一个母亲,即便要我牺牲掉自己的生命,我也不会放弃肚子里的宝宝的。”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她坚持着,在怀孕32周时,饱受折磨的姗姗每次呼吸都用尽了全力,无时无刻不忍受着窒息的痛苦。为了孩子和妈妈的安全,医生们决定尽快结束妊娠,在2019年1月30日去当地医院剖宫产,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公主,本以为生了宝宝呼吸会有改善,但现实是越来越差,姗姗当天就因为自主呼吸微弱,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 需要呼吸机维持生命转入了ICU治疗。经过积极的治疗,姗姗的病情并没有改善,自主呼吸节律也没有恢复,同时又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全身肌力下降、无力咳痰,更加无法离开ICU了。
2月7日,姗姗的家人抱着最后的希望将姗姗送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ICU诊治,ICU主任杨明施教授立即组织康复医学科主任李旭红副教授、产科医生、神经内科主任宋治教授等MDT团队联合会诊。检查发现姗姗的脑干部位有损害,存在中枢性的呼吸暂停综合症,而这可能是她自主呼吸微弱的主要原因。但同时因为长期依靠呼吸机和感染等因素,还合并了危重症肌病,表现为全身肌力下降,肌力仅为2级(正常为5级),膈肌功能不全,呼吸肌无力,咳嗽无力,需要依靠吸痰管和支气管镜吸痰。另外,还有产后腹直肌分离、骨盆前倾、肩外翻、呼吸模式反常等等问题。经过专家们反复讨论,决定在护脑改善脑代谢的同时,主要由康复医学科对姗姗进行全身和呼吸肌肉的力量训练,李旭红副教授更是请到了湘雅二医院和澳大利亚康复专家联合会诊治疗。从最开始的扶床独坐,到后面的推轮椅散步,姗姗的肌肉力量越来越好了,咳嗽也越来越有力了,她摆脱了吸痰管和支气管镜,虽然夜间偶尔还有呼吸暂停的现象,但是已经可以凭借无创呼吸机很好的生活了。3月4日,坚强的姗姗独立在ICU完成了第一个平板支撑,成了在ICU里做平板支撑的第一人。
4月8日,痊愈出院的姗姗给ICU和康复医学科送来锦旗以表示感激之情。
据李旭红副教授建议,年轻女性在备孕之前,除了需要注意饮食,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外,还需要做完善的身体检查,排除一些潜在隐患,建议多参加运动锻炼,增强有氧代谢能力,可以减少孕期和产后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幸发生意外,康复医学科能在疾病危重症的早期提供康复支持和治疗,可以帮助病人尽快脱离呼吸机,转回普通病房继续康复。
[上一篇] 湘雅三医院开展首例MDT癫痫手术
[下一篇] 湘雅三医院首例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湖南省政府 | 红网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教育厅 | 中南大学 | 湘雅医学院 | 湘雅医院 | 湘雅二医院 | 协和医院 | 华西医院 | 西京医院 | 瑞金医院 | 复旦中山医院 | 武汉同济医院 | 中山医院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河西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5-000574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1139号 今日访问人数:1849 总访问人数:400370491